网站公告
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: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
  全国两会进行时。
 
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,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。同时,在2023年八项重点工作建议中,“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”被“划重点”。
 
  绿色高质量发展,已然成为时代的必答题。
 
  “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,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表示,四川始终胸怀国之大者,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,作出系列安排部署,“我们生态环境工作,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。”
 
  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四川日报记者欧阳杰摄
 
  底线
 
  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
 
  不容易。——这是很多人2022年的关键词之一。对于四川而言,更是经受了疫情起伏、经济承压、极端天气、地震灾害等多重冲击。
 
  在钟承林看来,如此背景下,全省在生态环境各项工作中坚持的三个“毫不动摇”尤为珍贵。“我们毫不动摇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、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,毫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,毫不动摇巩固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”
 
  若是将视角放置全局,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,四川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。
 
  据钟承林介绍,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,省委的态度非常坚决。”即使经济发展压力再大,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不能松、高质量发展主题都不能变,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。
 
  从实践上看,四川的“成绩单”也年年在刷新。2022年,四川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,大气环境质量实现PM2.5和重度污染天“双下降”,以及PM2.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(市、区)“双增加”,同时,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也走在全国前列。
 
  但同时,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、负重前行的关键期。对此,钟承林坦言,总体上看,个别地方思想认识的松懈、污染防治手段的有限性、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求等多种因素叠加,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。
 
  “目前,四川环境质量改善已经进入瓶颈期,这就要求兼顾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。”对此,他认为,紧盯当前,就包括要深入研究环境问题成因,把握环境污染的演变规律和传控途径,探索管用好用的治理手段,精准施策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
 
  但若是从长期治本的角度看,“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。”钟承林表示,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,则是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 
  美丽四川建设今年将全面起步见效
 
  发展
 
  生态环境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责还有发展的任务
 
  2022年,四川GDP迈过5万亿大关,比上年增长2.9%。
 
  从更深层的发展逻辑看,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,全省正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
 
  “生态环境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责,还有发展的任务。”钟承林说,在全力拼经济稳增长,严守底线的基础上,四川省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提升环评审批质效。
 
  “我们去年全年完成5393个国省建设项目环评审批,在两个月内完成333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环评服务。”钟承林介绍,其中就包括有力推动成达万铁路、成渝中线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。
 
  可见,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四川已有初步探索。今年,相关服务也将更加细化,措施将更加精准。
 
  例如,将全面优化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,既为资源环境保护划红线、立禁区,又为高质量发展建通道、划跑道,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好绿色发展的服务保障。
 
  “我们还要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稳增长服务保障各项举措。”钟承林举例道,通过对基础设施、民生工程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开展环评预审等超前服务,创新实施环评服务提示函、服务清单等举措,做好重大项目尤其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环评要素保障。
 
  此外,还将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,探索实施县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奖补机制,推进环保产业发展。坚持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,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、企业首次轻微违法免罚等制度。
 
  同时,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加快重点行业降碳转型。四川正在加快出台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》,明确减污降碳协同时间表、路线图,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、一体推进、一体考核。加快促进重点行业降碳转型。对白酒、电解铝、烤烟、陶瓷等四川典型特色行业,组织开展减污降碳路径研究。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申报低碳试点示范。
 
  美丽四川建设今年将全面起步见效
 
  部署
 
  美丽四川建设今年将全面起步见效
 
  整体上看,在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的当下,怎样才能更好地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,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 
  钟承林将其概括为,既要防止出现对经济增长“踩刹车”的收缩效应,又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、校准把牢绿色低碳发展方向。
 
  他认为,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,转变观念、转变思路,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措施再细化、举措再聚焦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、提供支撑服务保障。
 
  这样的支撑服务,也包括在“扩绿”上更加主动担当,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。
 
  据钟承林介绍,作为长江、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,四川始终胸怀国之大者,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,持续提升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功能承载能力,不断擦亮四川“生态大省”金字招牌。
 
  例如,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主动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,协同打造四川两张靓丽名片。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,开展“绿盾2023”自然保护地监督,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。
 
  “美丽中国是由一个个美丽省份构成的,美丽四川也是由一个个美丽市(州)构成的。”钟承林介绍,今年美丽四川建设将全面起步见效,各市(州)将加快编制出台本地区规划,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生态本底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探索各美其美的建设路径。全省选择约10个先行县(市、区)开展试点。与此同时,全省生态环境工作重心将全面下沉到县级,着力推动提升整体工作质效。
 
  “未来,我们要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,扛起上游责任,稳定改善环境质量,推动美丽四川建设成势见效,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。”钟承林补充道。